
社會的角落還有一群獨居的長者,獨自生活、無依無靠,也許行動不便,每日為病痛所苦,連基本的生活日常都有困難。
日前,醫院同仁前往訪視住在迴龍的獨居長者,居住的地方雖然偏遠,對一般人來說,搭車到醫院治療還算方便容易,但是對於這些行動不便的獨居長者來說,路途是遙遠的…醫生與社區工作人員邊看老爺爺長久以來的腳痛,也陪老爺爺聊天,鼓勵長輩多出門走走,也期待長輩健康平安。
所謂努力愛人,愛人如己,就是要讓有能力的人,「主動去」幫忙,不僅僅是病人來,而是主動去。
努力愛人 愛人如己。慈善的撒瑪黎雅人 (路10:25-37)

再造純潔之心 重獲堅固精神
(外國人在台急難救助基金-艾寶醫療專案)
在迎接基督耶穌的誕生日期前,天主教輔大醫院於12月9日也慶祝我們來自塞內加爾的一位病人康復。今年4月時,新冠病毒疫情已讓台灣醫護系統全面警戒,雖然艾寶經檢驗,排除新冠病毒感染,但讓他帶著嚴重的肺部傳染性病症回到社區或搭飛機返國,更是讓台灣人民曝露於另一層感染風險。
所以經醫療團隊評估與接收後,從剛入院時的嚴重感染病症與複雜病發症,到多次進出ICU治療,與幾度CPR插管急救,醫護、牧靈、社工同仁無私溝通、橫向合作,再結合各界醫療費用募集,終於能讓我們所有人經歷此奇蹟,這個奇蹟並非單純被動的等待,更是許多人默默地努力與心情地付出。
回憶著艾寶,當初連呼吸都顯奢侈的願望,而現今艾寶可以用他們家鄉非洲當地的舞蹈,跳出他生命的喜悅,舞出他對超過300位恩人們的幫助,從6月至12月總共募集257萬多元 (相關徵信揭示於輔醫募款網站),約估整體醫療費用的一半,當中我們誠懇地感謝每個人捐款,亦謝謝許多熱心的團體醫療費用贊助,例如台北永東扶輪社社福團、揚恩科技、柔安實業、宏遠證券、穆斯林兄弟姊妹、天主教博愛基金會、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、輔大醫院同仁…等。
從艾寶的經驗中,我們察覺、觸碰到許多朋友在醫療急難時的徬徨與迫切需求,也包含在台灣照護長者與協助基礎建設的許多移工。艾寶或許不能用我們理解的語言表示感激,更無法一一擁抱曾幫助他的人,但從周邊負責治療的醫護同仁眼光裡,從他身旁許多陪伴同鄉夥伴祈禱身影中,我們終將發現,恩寵因著天主的慈愛,藉由萬事萬物柔軟彼此,並分施予依賴祂,並祈求祂的我們!
文章部分刊登於 天主教週報621期全文 by 輔大醫院募款室主任林恆良
醫院臨床實務困境
一、門診或住院無家屬陪同
二、醫療決策及溝通產生障礙
三、病人無家屬在院照顧 四 病人出院後未依醫囑服藥、飲食及健康 管理,或未返診追蹤,就醫中斷
五、病人出院後無住所,照顧失依
六、滯留醫院,困難出院
現況問題
一、慢性疾病或重大傷病致失能病人增多
二、獨身經濟弱勢重症病人遭逢就醫、就養照護問題
三、家庭關係問題致重症病人長期照護失依問題
四、具長照需求病人未必符合政府社會救助標準
請支持醫療急難救助基金 你的一份愛心照亮許多家庭
這些經濟弱勢家庭因為收入少,平常或許還可勉強渡日,但一旦遇到天災、重大傷病等意外,因不合於社會救助法規定補助的中低收入家庭標準,無法得到公部門補助,生計陷入絕境,而成為所謂的「急難家庭」。
據統計,過去「醫療急難救助基金」的申請者類型佔比分別是經濟困難,再來是家庭支持功能不足、疾病或住院適應困難、自殺和家暴。
為了幫助這些走不下去的「家」,羅四維神父社工室發起「醫療急難救助基金」募款計畫,將提供急難家庭或個人包括醫療、看護或復健費用之補助、提供住院或疾病適應問題之支持、協助連結其他生活或社會資源等。
※ 詳情請洽(02)8512-8888#21833 募款室羅小姐